「地震\災區史」的地方建構:族群、身體與創傷

--計畫簡介--


計畫主持人 傅大為教授
 

  在921地震之前與之後,我都去過埔里,親眼看到九九峰徹頭徹尾的改頭換面。埔里市區之外,廣大的農村,有四個平埔族的聚落,所謂「埔里眉溪四庄」,從過去的歷史,他們與霧社泰雅族原住民還有埔里市區後來漢人兩邊中介的關係,構成了一個歷史與族群的複雜系譜。

  這樣子的一個歷史關係,在921還有後來的災後重建過程中,可能的變動如何?原住民、平埔族、漢人在埔里的關係互動與變化如何?這個新的互動,當然包含著許多身體、心靈、住所空間的創傷,也有一些在地積極的重建工作者的投入(如暨南的黃美英老師)。地震帶來的創傷,與重建過程的新權力關係彼此互動,對許多人來說,除了創傷的撫平外,也有另一種可能的機會,可能可以透過災後重建的過程,重新來改變這種族群、創傷與歷史的關係。

  在上述這個意義下,「災區重建」與地方建構,要比從前許多人所說的「社區重建」,更能夠掌握到新的社會脈動與問題性。

  除了在地的「災區重建」的社會與族群問題外,我們也要重另一個互補的角度,來看上述互動與新發展的可能。那就是921之前與之後,國家與相關學術界所啟動的「地震論述」,這個論述,除了有全國性的意義之外,也影響了埔里的災區史的地方建構,而與埔里城鄉的各種因素,彼此互動。另外,「災難醫學」,透過台中的榮總系統、埔里的普基系統,也深深介入了埔里的城鄉社會之中。災難醫學的提出與發展,又是如何來「透視」當地各族群的身體與創傷?總之,本計畫也要透過身體的角度,來反觀地震論述、災難醫學、還有災區地方史等不同的發展過程中,是否都在重塑身體、並重新詮釋與描繪身體的創傷?

 
 
  • 埔里眉溪四庄重建工作站
  • 通訊地址:埔里鎮守城二巷11號
  • 四庄文化館 電話:049-982140,傳真:049-420448
  • 牛尾重建教室 電話/傳真:049-933451
  • E-mail:hmying@ncnu.edu.tw
  • 網址:puli-village.org.tw (211.75.225.102)
埔里眉溪四庄重建工作站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0 PULI-VILLAGE.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