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至今,「眉溪四庄」已成歷史文化名稱,隨近代族群間的通婚、遷移與聚落發展,此區域實際已不再只有四個主要聚落,也涵蓋了附近擴展出的子村莊所形成的「聚落群」,眉溪南北兩岸大小聚落村莊,人口共計八千餘人,約佔埔里鎮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以現今三里的行政區範疇,分別有幾個較大社區與村莊:
眉溪北岸,包括內埔、守城份、牛尾、牛眠、四角城、田螺窟、泉水殼、溪尾等社區與村莊。
眉溪南岸,主要有大湳與虎仔耳兩大社區。
眉溪南岸,包括人口最多的蜈蚣社區,以及埔霧公路沿線的九芎林社區石墩坑、果子林獅子頭、觀音瀑布、本部溪等地的散村住戶,另有乾溪、鯉魚潭、茅竹湖一帶的村莊。
守城社區(牛眠里)
位於守城大圳堤道以北,牛眠山之東北約半公里的位置,村落背後緊鄰守城大山、關刀山、蛇山等,聚落位於在守城大山麓下,面向眉溪呈畚箕形的基地和田園,聚落前方有馬路通往眉溪河岸,築有「守城橋」通往隔岸的大湳聚落。
守城份地基較為狹窄,村後逼近守城大山和關刀山,是昔時的獵區。往昔在聚落各山坡險要處建有瞭望台,在山腳有碉樓數處成為哨警戒線。每一瞭望台四周,砍掉妨礙視線的樹木,每一碉樓架置火槍供緊急時以烽火銅鑼為聯絡信號。聚落四周的土地主要是分配給屯丁墾耕自給,因此有「守城」之名。其人口的主要來源即從前屯丁的後代,故氣質上偏向粗獷豪放。
主要公共空間特色:
5守城橋
5噶哈巫文教協會會館(四庄重建工作站) 5守城生活廣場與大榕樹
5花旗銀行捐助的新公廳建築 5守城文化館﹝舊活動中心裝修而成﹞
5守城新公廳(社區大學)
牛尾庄(牛眠里)
守城份因土地有限,從日治時代即分出一部份人口開發了牛尾庄。 (參考加奇文稿)
公共空間與遊憩景點:
5地藏院、禪林 5華冠公園
牛眠社區(牛眠里)
位於眉溪四社之最西端,清季駐屯番勇防守山番的時代,是「屯兵千總」駐紮地,當時堪稱四社之政治軍事領導中心,古時的千總衙門舊址和千總府第已不存,日治至今成為牛眠里里辦事處所在地。早期的部落以牛眠山為屏障,南面控制眉溪渡口與眉溪北岸的廣闊沙灘地,舊部落會所現已不存。
現社區進口有一恆山宮,廟址是以前部落的南門,廟埕是休閒活動廣場,向西是通往史港的道路,向南眉溪北岸,昔時有竹橋通往埔里街,日治後期建有水泥橋(名牛眠橋),現沿著眉溪南岸的河堤往東可達大湳社區。
5恆山宮 5牛眠教會
5老照片(第一間牛眠教會) 5潘家古宅
5回社區發展標題
《大湳里》
大湳社區(大湳里)
「大湳」之名,源於噶哈巫族人的祖居地大湳社(今之台中縣新社鄉大南村)。舊日的部落會所與籬垣輪廓早已不存,今北面村落入口的土地公廟是從前部落的休憩場所。清代,在有一座碉樓(今之大湳路與新興巷口),夜間派有番丁駐守,為通往埔里的大路。北邊另有一處守望所,為越過莊後農田及眉溪橋(今之大湳橋),或越過眉溪上山打獵的通路。
今大湳教堂右側,是從前的會所舊址(註:村人稱為公廳),是往昔族人集會祭祖靈之處。大湳聚落以大湳圳的南北支圳為西界,虎頭山麓向北通往眉溪橋(今之大湳橋)的道路為東界,通過虎頭山下,與蜈蚣崙村落毗鄰,民國五十年間大湳村外公路兩側即興建許多住宅和店鋪,多是漢人戶口,當時大湳村仍有Kahabu人口約七十多戶,在村中仍佔有優勢地位。
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湳教會 5油菜花田
蜈蚣崙社區(蜈蚣里)
蜈蚣崙(蜈蚣社區)位於埔里盆地東端,在埔里街區東北方2.2公里處,位於眉溪流入盆地谷口的南岸,其南為鯉魚窟盆地之出口,蜈蚣嶺(海拔六○三公尺)之西麓,此山嶺狀似東西伸長之蜈蚣而得名,本社區也以此命名。
相傳道光、鹹豐年間,原居大湳社與水底寮社〈今台中縣新社鄉大南村與慶西村〉的族群,由頭人Asiro-Horo率領,沿大甲溪穀,越過分水嶺南下,入墾於蜈蚣崙,建立部落。在眉溪四庄中,蜈蚣崙位於最東端,以前是防守山區原住民出草襲擊的險要地位,從前有隘寮與碉樓,派有隘丁駐守,部落外圍築有刺竹。
蜈蚣嶺在部落西南面,嶺上楓樹叢鬱、山高溝深,為部落最佳防禦屏障,也是舊時的獵區。
蜈蚣崙部落因地勢險要孤立,故舊日住民與守城份一樣,由防守山番隘丁落戶而成,兩部落皆以巫術道行高強者著稱,外地人都懷著戒懼之心,因此巫術成為一種心理上的防衛。
光緒十四年,埔里社撫墾局於蜈蚣崙設分局,始有漢人移入。日據時代改建為警察所。戰後蜈蚣崙社區外建有榮民醫院,附近興建榮民新村,所以蜈蚣里的Kahabu人口與新村的外族人口比例上已變成少數,早昔以平埔族群為主的部落風貌已不復可見!
主要公共空間特色: 楓香公園:楓香老樹群 蜈蚣社區的楓香巨木群落老樹,樹齡約四百五十年,樹高三十公尺、樹形挺拔壯麗,是台灣少見而後貴的,也是珍貴的自然文化資產。社區居民稱楓香為「楓仔樹」,學名:Liquidambar Formasana Hance ,科名:金縷梅科,屬落葉大喬木,是一種優美的鄉土景觀樹木,木材可供建築,樹可採脂及養蠶。
地震前,有鑒於三條水泥道路穿過老樹群,影響老樹生存空間,在四庄工作站規劃師董俊仁、蜈蚣社區老樹關懷團隊,以及許多居民的熱心參與,共同推動老樹的保護與公共環境改善計畫。
楓香公園的設計工程,增設避雷針、木造涼亭、兒童遊憩平臺、木棧道、烤肉區、歷史解說牌,以及具有平埔族特色的望高寮等休憩設施,打造優質的社區生活環境及新風貌,期能成為埔里重要的社區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