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3/07

平埔村庄的歷史斷層與文化重建


黃美英
一、 探尋一段遺落的族群文史

三年前從台北到埔里參加一項研習營,接觸到埔里盆地邊緣東北區眉溪流域兩岸的幾個平埔族村莊,令人驚訝的是這裡的族裔自稱是「Kahabu」﹙他們譯為甲哈撫或甲哈巫﹚,並一再表明在過去他們都被視為「Pazeh」﹙巴宰族﹚,並澄清巴宰族是指居住在埔里西邊愛蘭社區﹙昔稱烏牛欄﹚的族裔。

自日治以來,「Kahabu」這個族名並沒有被列入台灣高山族及平埔族之中,三十年前人類學者衛惠林的調查與《埔里巴宰七社志》一書,把眉溪流域的蜈蚣崙、大湳、守城份和牛睏山四個主要聚落也併入巴宰族的一支。族裔的反應讓我們反省到過去的研究記載及一般通俗介紹,並沒有詳細區分這兩大類群體的差異性,而且近年埔里的文史工作者也是沿用前人說法,並未對甲哈撫系統的文史做深入的實地調查和了解。

為了釐清埔里這兩大類群體的差異,我陸續前往埔里進行短期訪調,發現這幾個平埔族村莊的歷史、家族來源及人口已十分複雜,需長時間才能一一釐清,由於往返台北和埔里之間費時費力,一年前終於決定帶著孩子遷居埔里大湳社區﹙Kahabu在清代移居埔里建立的聚落之一﹚,租居一間百年歷史的古厝,且在隔岸﹙眉溪北岸﹚的守城份成立工作室,與族裔共同展開Kahabu的遷移史與家族史的口述紀錄。

二、 災前的聚落史與家族史訪調

災前,我們從相關的文獻資料和口述史兩大方向著手,如此較能相互印證族群的遷移歷史與家族的來源,首先區別埔里巴宰族與甲哈撫族兩大系統的來源差異。雖然巴宰族和甲哈撫族人的祖先都是在一百七十年前陸續遷移來埔里,但巴宰族的祖居地在台中縣豐原、神岡、潭子一帶,甲哈撫族人的原居地在石岡、新社鄉、東勢一帶,在清代歸屬於樸仔籬社系統,不同於巴宰族所屬的岸里社群及阿里史社群﹙潭子﹚系統。

遷移埔里之初,巴宰族與甲哈撫族的建立的聚落分別在埔里盆地的東西兩側,歷經百餘年的發展,兩大族群間也有通婚及密切的社會關係,但是東北區眉溪流域最早建立的四個Kahabu聚落,基於族群與地緣的關係,產生更直接而密切的群體意識,因而有「眉溪四庄番」的統稱。從清代至日治,眉溪四庄的地理位置因緊鄰眉溪上游的霧社群原住民,以及守城大山北麓的泰雅族群,因此扮演著守護埔里盆地的重要邊防要塞,「守城份」村落的名稱,也源自清代「熟番」﹙後稱平埔族﹚充任番屯、隘勇,抵抗「生番」守護家園的重要任務。

 

三、平埔村莊的歷史斷層

近代社會經濟變遷,眉溪四庄雖然不再扮演守護埔里盆地的角色,但由於村莊四周寬闊的田園,成了埔里甘蔗、煙草、花卉等重要的農業產地,昔日的「隘勇」後代成了辛勤的農人,雖歷經百餘年的變遷,但村莊裡仍留下許多土角古厝、煙樓,多已年久失修,卻承載著數代族人的生活記憶,反映了平埔村莊的變遷歷程。遭逢地震,我在大湳租居的土角厝也轟然倒塌,幸好當晚我在守城社區開會,也將孩子帶來守城的工作室過夜,沒回大湳,才逃過一劫。地震後,我和村人忙於搶救和賑災,生活忙累不堪,眼見處處斷垣殘壁,過去平埔村庄的房舍景觀已面目全非,地震震毀了歷史建築與生活記憶,化為漫天飛揚的塵土,令人痛心。10月26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執行長與陳處長一行人前來災區關心,鼓勵我們繼續努力,全盟的謝志誠教授和屏東縣政府的周克任、鍾佳濱也前來支持我們設立重建聯絡站,還有許多熱心的友人和社會人士的關懷,協助社區走過震災陰影,我們收拾哀傷疲憊的心情,盼能重新站起來。

十月間,國軍拆除大隊的大怪手急速剷平運走塌陷的土角殘塊,我們雖然發動搶救行動,但無法與怪手競賽,僅保存了一些較完整的土角建材作為紀念,也盡力搶救出一些平埔族人的生活器物,希望讓後代子孫能仍看到一些祖先的文化遺產。

 

四、 震災紀錄與重建決心

自十一月初至期末,暨南大學選修「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和「台灣原住民神話傳說」的百餘名學生陸續回埔里,我們安排在各族部落服務,並進行平埔村莊的震災經驗口述紀錄,另一方面我們也拍攝了災後幾個階段的照片,配合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的平埔族傳統過年,在工作室舉辦了「眉溪、土角厝、阮的家園」的攝影展,並請族裔繼續蒐集各家族的老照片,勉力彌補地震造成的文化災難。

震災已逾半年,為保存延續平埔族群的文史,我們向世界展望會申請數間組合屋,作為臨時兒童圖書視聽室、眉溪族群文史資料館及震災紀念室之用。社區的活動中心也損毀未修,我們另籌設臨時的「Kahabu之家」﹙平埔族集會所﹚,讓族人能有聚會活動的場所,凝聚情感與共識。我們希望協助族人在災後奠下重建基礎,從生活中出發,紮根鄉土、播下種籽,讓Kahabu的青年和孩童重新體認重視這塊土地與祖先遺留的文化資產,我們也呼籲政府能更加重視這些貧困的平埔村莊,正如老人家所言:只要人還活著,期盼終有一日,眉溪河畔的家園、被遺忘的平埔文化將重新綻放光彩!

 
埔里眉溪四庄重建工作站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0 PULI-VILLAGE.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