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簡介:
春陽部落為典型泰雅族賽德克族群部落,舊稱為
hogo(舊譯為荷
歌社),日據時代因盛產櫻花稱史努櫻部落,為日據時代所謂之〝櫻社
〞,日本撤走、台灣光復後改名為春陽。
清時期,春陽一直是泰雅族賽德克群的聚落,當時部落內分兩社:
一在春陽現址名烏奴(ungu),或為赫可(hoko),一在春陽東方約一
公里的台地名為露早(luchaw)。約在民國五、六年時候,合併為烏奴
。民國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烏奴的居民參與霧社事件抗日運動,事平
後參與抗日的遺族被迫安置於烏奴,以利日人管理,不久又被遷徙於今
互助村清流部落。
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人任「toda」道澤群各社未參加霧社事變,日本人乃令道澤群原所建立聚落的魯固塔雅
(rukudaya
)、rucaw、奇卡(cika )、頓巴拉哈、波奇澎等五社,各分一半遷村來荷歌定居,移來春陽村後,日
警在分四個地方分第一、二、三、四班別,以派出所為中心。
目前原住民佔全村人口數九成以上,且仍維持完整的族群關係與傳統習俗,鄰近尚有春陽瀑布、春陽溫泉、古
戰場等自然及人文遊憩資源,村內並有教會及文史工作組織,極富城鄉風貌改造價值。
社區營造過程摘要:
春陽部落目前仍維持完整的族群關係與傳統的習俗,部落裡手工
藝編織工作坊林立,鄰近尚有春陽瀑布、春陽溫泉、古戰場等自然及
人文遊憩資源,村內並有教會及文史工作組織。若再加以妥善規劃,
並結合部落人文特色,擅用鄰近自然及產業資源,並融入本村居民意
見,重塑人本關懷之文化生活景觀,必能創造出獨特之聚落風貌及良
好之生活環境。
但是由於人口的外流、外來文化的入侵使得部落內傳統重要技術
漸失傳,在春陽部落內有此項技藝之人,大多為年事已高的長者,因
此,將傳統技藝傳承於下一代子孫,教導下一代找回春陽文化的根,是延續春陽文化重要的關鍵。
社區雖有許多自治組織團體,但彼此整合度還不是很高,需再努力溝通,以整合部落各組織力量,推動社區營
造之建設。
社區資源:
公益團體:教會(基督長老教會、天主教
、真耶蘇教會)、村辦公室、衛生室、
學校、派出所
文化古蹟:古戰場、霧社抗日紀念碑
經濟產業:茶葉、編織、農特產品
休閒觀光:春陽瀑布、春陽溫泉、手工藝工作室、農特產品、民宿等…
|